上海飞地练江牧场在歙县,而歙县为徽商之源,徽商有“无徽不成镇”之说。歙县在商场上鼎鼎有名,如典当行业翘楚汪通保。在其它领域也独领风骚,比如竹刻嘉定一派就是歙县朱姓所开创。徽墨大家隐居云间而得全身,明末花木兰弃戎从文南翔镇,古代在上海发展的歙县名人为数不少,本文略举数人:
朱松邻与子缨、孙稚征并称“嘉定三朱”。早年得缪篆不传之秘,雕镂图绘极佳,兼工韵语、书法。以竹与竹根雕笔斗、臂搁、酒杯、香筒、烟筒、簪钗、簪匜及人物之像,精致古雅,形象生动,世人宝若法物。得其器者,不以器名,而直呼“朱松邻”,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浮雕海棠花笔筒、江苏省博物馆藏有松鹤笔筒。首创嘉定派竹刻,后裔传承数百年而不废。为人孤介绝俗,而与书画家、文学家时相过从,松江府陆深宏奖风流,高朋满座,然朱鹤不至辄不乐。子缨刻竹为仙佛像,鉴者比为吴道子所绘。又能雕琢犀角、象牙、香料、紫檀图匣、香盒、扇坠、簪纽之类,种种奇巧,向迈前人。生性嗜酒,故独酒家能数得,而他求者不即应。孙稚征擅竹根雕,然刀不苟下,兴至始为。见者情惬,则任其移去勿惜;意所不属,虽遗以多金亦不顾。所刻笔筒及臂搁,问世即不啻拱璧,传世则价值连城。
罗小华善制徽墨,与方于鲁、程大约、邵格之并称“明末制墨四大家”。华亭马桥董其昌《筠轩清门录》称“若我朝定当以罗小华鹿角胶为第一”,其中一池春绿墨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严嵩子严世蕃因罪伏诛,罗小华为其入幕之宾,受牵连而同死西市,乡人多讳言其事。罗小华子罗南斗传其术,为避祸改名王常隐居云间,辑其父所遗古印章为《云间顾氏印谱》、《海阳吴氏印谱》。刻印一道自寿承(文彭字)暨南斗始复古观,而主臣(何震字)崛起,足称鼎立。
汪通保少时即以典当起家于申,沪人多服其能,争附其下,附者益众,遂建大宅,四面开户,归市如流,周边郡县亦至。嘉靖大旱,设糜粥以济饥民,全活甚众。倭寇侵沪,诸商大失其财,而汪处之泰然,无动于衷,里人叹道:“丈人善自宽,此犹马体拔一毛耳”。济人利物,不能概举,人颂其德,松江府陆深称“手挥千金作义士”。以千金脱上海知县徐某于难,一时义声倾春申。一堂五世百余人,亲密无间,和睦有加,状元吕柟赞“冢器已能名太学,岂惟庭训五车书”。
李流芳寓居嘉定南翔镇。与程嘉燧、宋珏并称“华岳三峰”,与程嘉燧、董其昌、王时敏等并称“画中九友”。其《檀园集》与程嘉燧、唐时升、娄坚诗被嘉定知县谢嘉宾合刻为《嘉定四先生集》,故世称“嘉定四子”。偶游戏刻竹,学朱鹤(号松龄)。所筑南翔镇檀园,水木清华,市嚣不至,一树一石,皆其父子手自位置,琴书萧闲,香茗郁烈,客至其园,恍如身在图画中。其课徒画稿43幅被王概编绘入《芥子园画谱》,流传至今。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其《仿米山水》卷、《林峦积雪图》轴、安徽省博物馆藏其《墨菊岩石》扇面。
程嘉燧寓居嘉定。与娄坚、唐时升并称“练川三老”,练川三老与李流芳并称“嘉定四子”,钱谦益推重其诗文,称之为“一代宗主”、“当世元好问”。董其昌称“最矜重其画,不轻点染”,黄宾虹题跋赞其“画意秀逸圆劲,为开新安画派之祖”。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其《仿倪瓒山水》轴、《松阴高士图》轴、《柴门送客图》扇面等12件,上海市博物馆藏其《疏林远岫图》轴、《绿树越溪图》轴、《霜亭柳色图》扇面、《夏日待渡图》扇面等。
程邃生于云间,王士祯《冶春诗》诗称“云间洛下齐名士,白岳黄山两逸民”,后句即指程邃与休宁县孙默(字无言)。家藏法书、名绘、古器、旧物甚富,中唐吴道子《光武燎衣图》、东晋王羲之《金刚六译石本》尤为名迹。美国哈佛大学福格美术馆珍藏山水卷,上有金陵八家之首龚贤题字,他将程邃与程嘉燧、方式玉、李永昌、王玄度、僧弘仁、吴山涛、汪之瑞、孙逸、查士标并称“天都十子”。
毕著工文翰,兼能挽石弓,善击剑。崇祯末年率精锐夜闯敌营斩主将阿巴泰,报杀父之仇。葬父于南京龙潭后,清兵入关,北京失守,毕著遂未北上,嫁昆山布衣王圣开,后在嘉定县南翔镇教授蒙馆。生活清苦自得,其《村居》写道“柴门闲傍水之涯,夫婿安贫不作家。明日断炊何暇问,且携鸦嘴种梅花”。
淩如焕寄籍青浦,康熙进士,翰林院庶吉士。1748年上海道翁藻、上海知县王健等将安仁街老天主堂的西半部改为申江书院(敬业书院前身),作为举贡生童月课文会之所,淩如焕为首任山长。工草书,《海上墨林》有载。
程瑶田乾隆嘉定县学教谕,廉洁自持,以身率教,不久因病乞归,嘉定名流相继赠诗,如钱大昕“本是经人师,原无温饱志”;王鸣盛“官惟当湖陆,师则新安程。一百五十载,卓然两先生”。精于训诂考据,长于旁搜曲证,不屑依傍经传注疏,常有创见。诗歌书法,无不精妙,隶书出入晋唐,偶画墨兰,逸趣横生。工篆刻,师法秦汉,技艺出众,但不张扬,故鲜为人知。(方有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