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艰难   砥砺前行——练江鲜奶有限公司顺利完成搬迁,年单产破10t
时间:2018-01-11   |   浏览:1747次

2017年的脚步已离我们远去,岁月的年轮又往前转了一圈,唯有那一幅幅奋力拼搏的画面像电影倒带般在脑海中回放,激励着我们不畏困难、砥砺前行,向着更远的目标而努力。

回首2017年,在练江鲜奶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建军攻坚克难、凝心聚力的要求下,通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顺利完成牧场整体搬迁的工作任务,同时,也实现了新老牧场工作的平稳过度和新建生态牧场生产的有序推进。搬迁过程中,没有一头奶牛因搬迁造成损伤而被迫淘汰的,这也验证了“人心齐、泰山移”这句千古至理名言。

生态牧场的第一个夏天,便迎来了高温酷暑,40℃以上的高温天气持续了一个多星期,但这些并没有打垮我们养牛人的工作热情,而是更加火热的燃烧了他们的激情。全混合日粮(TMR)工作间里,投料人员挥汗如雨。青贮玉米窖里温度高达45℃以上,但操作人员依旧严格按照各种饲料的投放数据来完成工作。他们深知自己的工作对奶产量的重要性,为确保TMR日粮在奶牛下转盘回牛舍前发放到位,他们“舍弃小我、成就大我”,整个高温夏季,没有缺席过一天。牛舍里,清洁工更是仔细、认真的清洁着牛床和水槽,让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能给奶牛带去细致地呵护。转盘上,挤奶员们没有因为高温带来身体不适而降低挤奶质量,依然严格按照转盘挤奶标准来操作执行。备战高温期间,后勤人员组织了三人小分队,从早6点至晚8点,不断在牧场牛舍巡查,牛舍温度变高时立即开启牛舍温控喷淋,及时给奶牛降温减少热应激。值班期间,小分队自发地自带午餐和晚餐来应变突发状况。

对于新牧场毫无经验的散放式养殖模式,产犊高峰也是一大难题,2016年外购的600头后备牛短短几个月大批分娩转群,这使得原本就忙碌的产犊高峰期工作节奏变得更加紧张,为了尽力照顾好这些“产妇”,我们更侧重于合理的饲养管理和以预防为主的医疗保健,力求达到健康、高产、质优的牛群结构。为加快现代化牧场建设,提高牧场经济效益,应势建立TMR中心、挤奶台中心、技术中心和信息中心。TMR中心形成中心管理、畜牧营养管理以及TMR监督管理的多重管理体系,并通过宾州筛颗粒度测定、日粮干物质测定对TMR日粮制作状况作出评价,也通过体况评分和牛粪评价对营养状况和日粮合理性以及饲料的消化吸收状况作出综合判断。挤奶台中心集约牛群挤奶操作的全部人员和操作流程,在转盘挤奶操作的同时,后台生成大量奶牛和牛奶数据并由专人进行录入和采集。整个中心把挤奶操作、管道清洗、生奶储存、生奶出库、质量监控以及监督考核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技术中心不仅侧重于挤奶厅,而且兼顾产房和诊疗牛舍的牛群保健工作,同时也较好地与繁殖管理员和奶牛营养师加强沟通,合理调动和安置牛群,以“防重于治”为技术管理增添内涵。信息中心涉及挤奶台数据、牛群发情监测、牛群资料和牛只调动等,与上述三个中心有着紧密的联系。信息中心已建立工作微信群,将奶台、统计、人授、保健及畜牧人员联系起来,形成数据共享和快速反应机制,为实现数据化管理提供先行基础。

总之,我们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努力把不利因素最小化,把有利因素最大化,积极依靠集体的力量和科技,把人、牛、设备以及团队的协作精神紧紧地融合在一起,并把这种精神、能力和作用体现到极致,从而使奶牛生产水平不受搬迁的影响。2017年年均单产打破历史,达到10.28t,同比增长0.69t。2017年,是奋勇拼搏的一年,也是扎实推进的一年,所有的辛劳付出在此刻都是非常值得的。2018年,我们只会更加努力、更加团结在一起,依然不畏艰难,砥砺前行。(方燕)


COPYRIGHT 2011~2019 练江牧场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地址:安徽省黄山市歙县练江牧场 | 电话:0559-6740001 | 邮箱:lianjiang_01@163.com

ICP备案号:皖ICP备19008710号-1 | 公安网备案号:34102102000213号 | 技术支持:浩瀚科技 |

网络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备案证明:34101999008-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