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周日就是父亲节了,在这样温馨的日子里,我和我的兄弟姐妹们总是不约而同地回家陪伴父母。这已经是近些年保持不变的默契了。大家的相聚也让长辈们容光焕发。
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年龄的增长,总是不由自主地回忆起生命里那些难忘的事,感动总会在一个不经意间浮上心头,在安静的夜晚里悄悄泛起,随即那一点牵挂便填满了整个心房。
我出生在八十年代初。父亲是家中老幺,我们和伯伯、伯母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我和我的那些哥哥姐姐朝夕相处,自然而然成了最亲密的小伙伴。那时厨房是共用的,一家一个灶台,按成家顺序来排列的。父亲是老幺,最后一个成家,自然我家的灶台是在最后一个。这里就是我们这个大家庭最热闹的场所,锅碗瓢盆、油盐酱醋总是汇成了一支欢快的小曲,而我们总是穿梭在忙碌的大人中间,时不时的品尝着母亲及伯母们做好的饭菜。有时大人们干农活回来的晚了,也不会担心我们这些小孩会饿着,妯娌间也都是相互照应着的。还记得那时大家吃饭的碗都是父亲自制的竹碗,它最大的优点就是防摔、防烫。村里几乎家家户户的小孩都是吃竹碗长大的。吃饭时我们七八个小孩在院子的石板上坐成一排,父亲和大伯们围在一起,那时大人们的话题无疑总离不开“收成”这两个字。而我们的话题总是那些让我们开心的事件。晚饭结束,哥哥姐姐会帮着伯母们收拾家务。由于我比较小,母亲不放心我做家务,那会,我多半会去缠着我的父亲。
感觉那时除了睡觉是和父母在一起的,其余时间都是和哥哥姐姐在一起的。可以说父母亲把我们养大,哥哥姐姐带着我们玩大。跟着他们放牛、打猪草,吃着哥哥从山上摘来的野果子,跳着奶奶给我们搓的绳子,用父亲自制的车子推着我们前行。带我们一起玩耍,背着我们走过沟沟坎坎,领着我们看阴晴圆缺,教我们唱着那些童年的歌谣。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我们没有荡气回肠的故事,没有动人心魄的诗篇,我们却有着数也数不完的快乐。
如今,在纷繁的红尘世间,因为有了你们的存在,不管距离远近,无论喧嚣寂寞,我们的心始终是安然从容的。从来不需要费心费力的呵护,却永远如溪水般静静的流淌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悄悄滋养温暖着我们的身体和心灵。我亲爱的兄弟姐妹们,你们永远是我心里最温暖的角落。
亲情如水,纯净透明,水如亲情,绵延不绝。亲情如花开,我拥有亲情,珍惜亲情,如果要给这份亲情加一个期限,那必定是一万年的亲情花开,让沁人心脾的馨香永远溢满心底。
想起一句形容爱情的话:一座在喧闹的城市,没你,便是一座空城。我要把这句话送给你们——我最亲爱的兄弟姐妹。(方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