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有勇同志是光明域外农场——上海市练江牧场下属奶牛场一名繁殖技术员,主要从事奶牛的人工授精工作。在他的兢兢业业下,练江奶牛场繁殖率逐年提高。
2009年,朱有勇被外派到练江牧场从事繁殖工作,至今已经是第九个年头了。作为一名有着三十多年工作经验的老同志,他总是忙碌在牧场生产第一线,每年从9月份开始,大批的新产牛产犊,也使得繁殖工作更加繁忙。他毫无抱怨,认真、仔细的对每一头新产牛进行子宫护理,生殖系统健康状况的鉴定。他爱企如家,勇于挑战,攻克了诸多屡配不孕的难题。正是在他这种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下,使得原本42.5%的繁殖率提升到了78.7%。
信仰:企业利益高于一切
练江牧场地处皖南山区歙县境内,生产力水平低下,牛群结构、体质、品种等基础都相对落后,牧场技术力量也比较稀薄,朱有勇同志并没有抱怨这一现状,勇敢挑起了上级领导给予的重任,积极投身到练江奶牛发展事业中来。在人工授精最繁忙的那几个月,为了能够适时配种、确保发情鉴定的准确性,他主动放弃回上海探亲的休假日,仍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他说:“奶牛繁殖性能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奶牛产犊间隔、产奶性能的发挥和奶牛生产的经济效益”。在他的心里,企业利益高于一切,解决自身困难,坚持做到不漏配一头奶牛。就是在这样默默奉献的思想高度上,牧场的繁殖率才能一步步提升。
奉献:无私传授技术和经验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一支竹篙难度海,众人开浆划大船。朱有勇同志为了能将自身掌握的技术和经验在练江传递下去,坚持为练江培养技术后备力量。在他忘我的工作情怀下,为牧场培养出了三名优秀的繁殖技术员,在工作中以师带徒,用“传帮带”的方式无私传授技术本领。此外,为了降低牧场牛只的淘汰率,提高奶产量,保护奶牛健康,他将修蹄工作带到练江来,并建立了修蹄制度,为牧场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2016年10月18日,为了牧场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练江生态牧场从上海崇明引进了600头后备牛。历时两天两夜,他始终奋斗在第一线,在崇明核对完牛只信息,随后跟着装牛车到练江,不顾自身疲劳,抓紧时间对牛只进行验孕。为600头后备牛分群、分区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朱有勇同志作为一名企业的老员工,工作之余还积极帮助牛场其它技术部门,把自己的技术力量带到每一个工作岗位。平时与家人本就聚少离多,还经常主动放弃许多休息时间来钻研业务。就是这样一位普通的老员工,以敬业、无私的精神影响和辐射着身边的职工群众,用热情和汗水践行着一名老同志的忠诚。(方燕)